功到自然成 ----大正节能南京黄埔桔子水晶酒店热

发布日期:2020-03-13  浏览次数: 882
经过持续约月余的施工,南京黄埔科技大厦桔子水晶酒店热水系统已接近尾声。目前,系统也由公司自检并完成初步调试,日趋完善。
 
首先,当然得感谢酒店投资人王磊总多年来对我及大正公司的无比信任!
虽然认识有多年了:因为王磊总是酒店经营的行家,而我也大言不惭自谕为酒店热水专家了。所以,我们的结缘也就顺理成章了。但一直以来,我们却没有过实质的合作。我只是帮助王总镇江几家酒店做过对于我并非难题的“举手之劳”。而实则,王总这么多年来,一有机会就给我推介优质的客户(后来这些客户也与我成了朋友)、还做了不少优秀的案例(大都在上海和南京)。我是真心感激我们之间这种君子之交了。
所以,今年一开春、王总在刚拿到现在加盟的这家规模较大,档次也高端的品牌酒店物业时、便给我来电,大概介绍了他这个项目的情况,还对我们相识多年却无实质合作表示“歉意“。但对我的信任却是坚定的,正如此次项目一落地便第一时间告知我并邀我看现场、拿方案----而我表达的除了感谢还是感谢:做热水“生意“这么多年来,虽则服务过和正在服务中的各类项目有千余家,但我积累的核心客户朋友却只有一两百人:我只在我所经营的项目的专业上花心事,极少甚至也不会在经营”人”这件事上动脑筋:本来我就少这根“筋”。认我的(这个“我“,如今也从当初的“小张”长大成“老张”了)朋友,从来不计较我的“惰性”,就这么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信赖我
所以,衷心感谢这十多年来默默支持我、信任我,支持并信任大正节能的这些真心朋友!
三月九日第一次看现场。根据王总提供的相关信息及其本人对酒店热水设备的理解与要求,我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坦诚,与王总等充分交流了目前条件下、酒店可实施的热水设备运营形式:太阳能与空气能联供、太阳能与燃气锅炉联供、太阳能与空气能(只满足春夏秋季配置)联供+冬季采用相临A座锅炉供水和购买相临A座锅炉供水、即每天买水30吨四种方式。
----不是我给自己找麻烦、主动提出这么多的关于这个酒店的热水设备可选择方式,主要是在交流中,王总的诸多想法:他也是个实干家。而且,我做事向来很坦荡:不一定我推的“太阳能+空气能”集热方式就是客户最需求的方式、或者本案最适合安装的。尽管我也坚持太空能集热是目前最为节能供热的方式之一。但,结合某些案例的安装条件、实际状况,太空能也不一定是客户最适合的需求。所以,我确实是严谨地将现场勘察、并综合王总提出的数据信息都较为科学地口头给了他回答。我对大多数供热形式都了解,而且都有实践。
三月二十二日,书面的、成套的,以太空能为主、包括九日现场提出的这四种供热形式的性价比对的综合热水建议案完成了。二十四,又是在酒店现场,我将方案详细给解读给王总及其他投资人了。
二十八日,针对王总需要的更精当、更具体的本案四种备选供热方式性价比对数据,我又独立做了较为严谨的数据呈送给王总。
之后的四五月份(我大都在新疆),我更多的是通过电话交流解答王总关于本案热水的各种咨询:我都是耐心而尽我所知,毫无留存地相告之。 
在这一过程中,有点是明确了:其它三种方案都被王总他们推翻了,还是我推崇的太空能热水方案被王总最后敲定。
于是,我的建议就更加大度与明朗了:依据我呈报的方案中太空能预案为大纲、向同行业征询更多的预案。
于是,王总过几天即会将其他同行针对本案各个方面技术细节、总体配置、具体数据等等向我反馈,向我“质询”我让其发布的我的“基本案”的完善性与可靠性,及我的预案的每个细节能否值当行业的“敲打”。
于是,每次针对王总取至同行不同的、关于本案的议题,我都不厌其烦地给王总解释我的相对应的、每一点设计初衷与实践出处,也坦诚地告知同行某些带给我的数据、某方面的技术细节可能让本案热水设计的更趋完美。兼收并蓄。当然,更多的是坚持我奉行的“大正节能”初心、这十多年的心得与专业自信。
以下为本案中几点我坚持并最终落地实施的技术节点:
充分、可靠地发挥太阳能集热的节能优势。
结合本案的安装条件,实则是很苛刻和困难重重的:在我从业十多年里,这个案子应是较特别的,尤其太阳能的安装条件,根本不具备一块完整的铺装面。酒店大楼由东朝西从顶层22楼、依次每下两层即有一个错层。每个错层可满足太阳能集热器较规整铺装条件的也只有200-300平米。最终反复敲定的17层还得作为安装热泵及水箱等主设备安装面。而王总对节能的太阳能系统情有独钟,给我们的要求就是:能装多少则装多少,而且是越多越好!
所以,四个不在一个高度的安装面构成一个太阳能集热系统。这是个技术挑战。
在“竞争”这个项目的过程中,也有一家同行提出了一个看视宏伟的太阳能集热器铺装计划:由17层往上至19层再至21、直层顶层22层,采用稍大规格的方管为集热器支架,将这四个面跨过每层的女儿墙、挑高(约5~6米)连成一个整的面,组成一个完整的集热系统。单施工技术,虽则有难度,倒是可以实现的。但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也会让这个计划致命的产品特性:非承压的常用太阳能集热器工程联箱的可耐受压力也就0.5kpa左右。本案中,由17层至22层顶层屋面,相对落差约有15米。如此,若将此四个面连接成整面,17层的集热器联箱内承受的最大压力可至1.5kpa以上。也就是说,这种铺装计划是不可行的,太阳能集热系统无法运行:联箱会受压爆裂的。
而且,集热器支架高点在相应安装面的高度都超过了6米,这样的高度,无论是安装集热器部件、还是以后的售后,都是一个难题。
而我公司就认识到了本案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条件的现状 ,还清醒的认知非太阳能集热器联箱承压的局限,所以,从未计划过这样大落差地将四个层面的集热器组合成一个系统,而是有创造性地以每个错层独立配套一个集热系统,再有机地将这四套系统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当17层热泵系统主水箱水位降低时,17层主水箱内补水的稳定机械信号传递给19层系统,由19层向17层提供等量的热水。如此重复,再由21层系统提供等量热水给19层,由22层向21层补给等量热水。最后,由22层补水管路补充等量冷水。
如此循环往复。由于22层、21层、19层这三套集热系统的水箱容量都较小(集热器的日集热能力都超过相应的水箱容量),当17层的热水主供水水箱供水水量超过1吨时,19、21、22层的集热水箱内的热水都会被搬运到17层主供水箱,则19、21、22层集热水箱内又充满了新补入的相对低温的自来水,每套系统在光照充分气象条件下,很快会被加热(集热温差大,远超常规系统的3~5度温差。集热效率更高)。而17层的集热系统为四个安装面中集热器数量较多的系统,上三层集热系统内的热水进入17层集热水箱内(该水箱也为本案主水箱系统的初加热水箱),再由17层集热能力最强的系统将上三层补入的热水升温、再加热。
我公司完成的这套太阳能集热系统也是我们从业十多年来第一次设计施行的。初衷还是充分发挥太阳能集热的高效、零能耗特性。而针对本案,还有一点重要的,稳定、可靠
 
本案中,创造性地将一个太阳能集热系统拆分成四个分系统,
其一,完全规避了同行设计的一个整系统中、联箱耐受压力过高而无法运行的致命风险,保持了每个独立系统更高效集热运转;而且,相对于一个大循环系统,这种多系统的构成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其中一个分系统的故障都不影响其它系统的独立运行,从而还是保证本案太阳能集热系统的稳定集热、供热。而不象一个大循环、只要哪一点有状况了,整个系统也就可能瘫痪了。
其二,在施工难度、施工安全及售后便利诸方面,均符合常规太阳能技术要求及特点,可行。我公司根据每层安装面条件及客户特别要求,就集热器安装高度都作了不同设计。(但肯定没有只是一个大安装面系统那种超六米的高度。)。每个系统现场焊接的、包括常规的4#角钢、骨干多为8#、10#槽钢和48#圆钢组成的支架结构,与各安装面的西墙、西女儿墙牢固结合,构成一个稳固、相对低重心的集热器系统;
其三、根据相应安装面采光条件,就每个系统的集热器铺装方式也不拘一格:既有传统的集热器联箱并联连接的斜铺方式,也有联箱大串联连接的平铺方式,还有串联加并联的多种铺装方式。不拘一格。宗旨只有一个:稳定、专业、便利、实用。
(以下为本案太阳能+热泵系统原设计运行示意图截图)
 
主供热水箱的分级加热双水箱系统 
 热水主供水水箱是分两只的(我见行业内通常也多将热水箱分为两只或多只的,但却谈不上、系统是分级加热)。我公司大多数热水采用多机组、或者采用多能源系统,都采用分级加热的(对的。多机组的、单热泵制热的系统,热泵机组也分为初加热与恒温加热两级或多级加热)。
本案集热系统双水箱、分级加热的设计思路说明基于本案为较大型热水加工系统,我们将通常设计中的单只集热水箱改为初加热(预热)和恒温(供热)功能的的两只热水箱,热水系统升级为分级加热这种更加节能的形式。。
技术节点一,系统的自来水补水和热水循环水(回水)都进初加热水箱,
其一、这样不至于因为补水或回水的低温影响热水端供水温度的稳定。若为单水箱系统,后续补入的自来水或循环回水会和水箱内存留高温的热水冲混、降温,而且,低温的热水会因为比重大沉在水箱底部,而热水出水口一般都设在水箱中底部、会影响供水温度的稳定。而双水箱或多水箱便可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其二、初加热系统的热泵机组会保持更高的能效比,系统将更加节能(省电)。如上运行示意图所示,系统的自来水和回水都接入初加热水箱(接口、包括机组的循环接口可连接在水箱中底部),热泵工作的状态是加工补入水箱的底部相对低温自来水,基本制取的是25-400C之间的混合热水,机组的能效比一直保持在高位(3.0-3.5之间),真正实现热泵技术的节能优势。而单水箱系统,机组加工的是新补入的自来水与水箱内存留的热水混和而成的中温热水(45-500C之间),机组一直处在一个高温高压的工作状态,能效比是很难超过3.0的,实现不了更大的节能。
技术节点二,两水箱之间的平衡连接,也非传统的水平式管道连接,而是利用容器的U形原理,采用高出低进式连接:初加热水箱内相对高温的高水位热水自高位进入下级加热水箱低位(下级热泵机组加工的也是相对低温的热水,也可以实现更多的节能),无需传统的过水泵搬运两水箱内的热水:既稳定,又节能
(如下图所示红色所圈部分)
 
采用热泵机组与主水箱容量的大比例配比,充分保证用水稳定
 
本案在初步设计中,我公司即将热泵与水箱容量的配比加大,超过了华东地区1.5或2.0P:1T配比,而达到了3.0P:1.0T。包括王总在内,都对此配比“过大”提出异议,但我一直坚持初衷,并落实下来。
说句题外话,我对热泵热水行业内屡见不鲜的用“小马拉大车”的短命招数来拼价格、歁客户、伤行业这些下三滥做法,一直深恶痛绝,并嗤之以鼻。宁愿不接,也不苟同这种有违专业和技术的做法。坚守职业底线
结合本案数据,
一)高标客房约180余间,华东地区热泵类热水系统、水箱容量得配套30-40吨之间。这么大份量,无疑增加了酒店大楼的结构承重负荷。故,综合考虑,水箱容量,选型在基本用水量的70-80%,即25吨。最终选择了两只13吨、总容积在26吨圆柱形水箱。加上机组约3吨重量,本案热水设备总的结构承重也不会超过30吨。
二)选择了4台20P、最终落地8台10P常规热泵作热源配套也是作了预案的(用8而非4,相比8台10P台比4台20P台运行稳定的系统更高。虽则,安装成本前者要比后者高不少。但我以为,供方花小钱,为需方保障一个省心,供方最终也心安)。
我们以冬季酒店满负荷日需550C热水量为35吨计。8台10P热泵机组,标准工况下产水量在6.5吨左右。冬季零度环温下,其实际产水量在4.5吨左右。假设酒店在某种情况下,于2-3小时内消耗掉25吨水箱内存储的热水(相对于本案非会议型酒店用水,也很难出现这种集中用水概率),那么,本案热泵在同一时间段的热水补偿能力也有9-10吨以上、即本案热泵系统在2-3小时内的供水能力都能满足或超过酒店日用水35吨的需求量。
以上两点大概可以解释本案关于机组与水箱的大配比设计初衷:也可以用两个字本概括“稳定”。而与酒店王总的多次交流中,他对热泵的印象有个令其特别纠结的一点就是:每年冬季,总有那么一两次,他的配套了热泵的酒店都会因为热泵制热能力衰减、化霜不彻底或相类故障,而影响了酒店正常运营(这些恐怕也是更多热泵用户的痛点吧)。我对他的这一苦恼,记忆深刻:作为一个资深热泵人,这点难题都不能帮助信赖你的客户排解,那还有脸在这扯什么!
那么,合理的热泵选型与配套,不偷工减料,让客户明明白白投资。为什么要“用小”而不“用大”呢。更何况,现在的设备成本相较几年前,都有降低。就本案来说,多个一台20P、或两台10P常规热泵,也才三四万成本。而相对于客户投资一家品牌酒店,动辄几百万、数千万,我们这只就是酒店这杆压称的称砣才几万、十几万,最多不过几十万。。。客户明白了这点,他会为这几万而犹豫?
所以,本案热泵机组的稍大配置,就是理解为“一用一备”也不为过。我想给王总在冬天无光照天气里,他的酒店在热泵独立供水时,他也一直安心地喝茶。
酒店客房分多区供水的设计施工建议
关于酒店客房供水管路及供水方式的选择,这其实不算是热水供应商的业务范畴。但入行这么些年以来,为了做好水、也为了客户能用到省心的水,我被裹挟着、胁迫着开始研究与水相关的其它技术支撑。因为相对于我的热水设备,只要水温稳定、供水泵组选型配置可靠合理,我的设备就是一个成套完善的设备。所以,客户对用水的舒适体验感是否到位,其实与我就没多大关联了。但,并没有那么多省心与悠闲的美好留给我:客户(酒店客人)在一遇到用水各个方面的体验感不爽时,都会没缘由地找到热水的供应方、我这里。
再说句得罪人的话,懂得做水的水电施工方、或者装修的设计方,真的不多见。碰到的多是自负、空洞、外行、不求甚解的平行单位或“大师傅”。当然,象政府采购项目、或者有专业设计的给排水图的项目可能除外。
想要得到一个舒爽的酒店热水体验,配套一组合理、专业的室内供水管网体系也尤其重要:譬如室内冷热水主供水管路的合理走向(立式还是横向走向,管道的同程:管路走向及管径的大小一致)、适当的管径大小(逐层递进式变径或在某个节点调压),结合用水末端数量、用水末端排布走向(热水支管路涉及到同程方式),管道保温工艺(不止是热水管路,有些区域室内外温差过大的,冷水管路也需要做保温设施)等等,都决定了供水的稳定与系统的节能。
回到本案。基于王总的信任,他将酒店室内供水管路的施工规划也交给我,并要我担责。我也只好“能者多劳”了。
本案酒店客房共分17层,客房自5层依次达21层、共17层排布。最终确定了热水设备放置在17层错层平台(原计划放置在顶层22层楼面,因无法实施设备吊装作业而改变)。为保证所有客房水压及流量平衡、水温稳定,我提供了冷热水分区供水的思路:高区为17-21层;中区为11-16层;低区为5-10层。
其中热水供水方式,高区由两组(一用一备)较高扬程和流量的变频泵组由17层往上直供至21层再往下分层供水;中区由两组(一用一备)稍小扬程和流量的变频泵组由16层往下至11层分层供水;低区由17层直达至10层、由10层向下至5层分层直接供水。在10层安装一套调压装置。
而冷水供水分式(冷水生活水箱沿用原大楼安装在22层电梯堡上的水箱):高区一路管路由上往下分层供至17层;中区、低区由一路较大管径由22层往下至16层分层至11层每层,再由10层往下分层至5层每层。在16层与10层各安装两套调压装置。
而每区冷热水供水压力,待设备安装完毕、系统全面工作后调试才能取得。但基于这套完备的管路设计,供水稳定肯定是有保障的。
其它,第一次独立施工较大吨位钢梁基座
看小标题,便可窥见、这热水做的,我都成了全方位专家了。
而我给客户的相关冷热水设备承重基座草案,也还是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的。当然,我是没有这个设计资质的。
附1、本案热水设备承重基座草案(见插图)
 
                                           
附2、本案热水设备承重基座施工方法:
1、以现场确定位置的四个梯形承重柱(图中紫色部分,柱头截面长*宽约为500*500mm。)构成整个基座的承重面(在相应承重柱所在楼面破拆,找出四承重柱头完整截面。考虑本案安装在基座上的水箱等设备之上,尚需安装太阳能集热器。基座安装相对于楼面高度不能过高,所以建议直接用工字钢代替砼柱体,垫于四只柱头上,并找平,用20mm厚钢板平铺)。
2、以上两支主承重梁拟采用56#工字钢(图中黑粗部分),长度待现场实测确定;中间四支辅梁(放置水箱及机组,图中橙色部分)采用36#工字钢,长度为现场实测数据。
3、两只13吨热水箱、四台机组放置位置,分别采用14#槽钢、0.5米左右一档加密,并在整个基座面铺设0.3mm铁板并与钢梁焊接成整体。
见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此大的规格的工字钢的定位、焊接,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但幸运的是,我们的施工团队克服了种种困难,一个一个都解决了,并且,还是规范了完成了基座的施工。
 
 
又其它,热水补水方式除了由高往低逐层叠加补入加热后的自来水外,还在17层主水箱备用了一路自来水水路,以防太阳能系统出现售后时,启用备用水路,保证酒店用水正常。
 
又其它,说的这么多,最终还是必须施工团队严谨而一丝不苟去落实去执行:管路横平竖直,有支撑,内包橡塑管,外包机械制作铝皮;电器落地有支架,加减震加遮阳;配置有主有辅(有备胎)。。。细节决定品质。
有一点,我也不同于他人。我的施工队伍都是公司这么多年自己培养的,也从不将活计外包给他人。我认为,惟其如此,企业人的初心才能更好地、不打折扣地去执行下去。所谓,“方正于心,诚笃为人”:大正的初心。
 
而热泵行业里的一个共识(我却认为它是浮浅和无知的):都说,热水没什么技术含量。一台机组,一只水箱,两只泵。。。就是这么简单!甚至,我看有几家做水箱的、也有做热泵的厂家,他们都推出了一种成套热水系统。就是那么简单:一台机组,一只水箱,几只水泵。。。
浮浅!
我以为:
----水箱的各种功能开口位置及高度(决定系统供水的稳定与热泵系统的节能);
----水泵的选型(循环泵的选型决定机组运行的能效与使用寿命;热水增压泵的选型决定供水流量及压力的平衡);
----补水方式及补水管路接入点的选择(决定供水及供水水温的稳定、机组运行能效高低);
----回水方式的选择(决定供水水路中热水出水时间的长短、热水循环回水给系统增加的能耗的高低);
----水箱等大件的选择(决定水箱有效容积的大小和热水水温温降的频率);
----管道、阀门、保温材料工艺的选择(决定工程的品质好坏、系统的维修频率高低、节能效率的大小等)
从业十多年来,我坚持专业只做热水(包括热水的延展项目)这一初心,在专业上深耕,安于寂寞,不慕繁华,我对只能吐槽自己这份愚昧了:我也不愿背什么“张总”虚名,若是能被客户尊称一声“张工”就足矣。
回过来,却要最最致敬如王磊王总这帮长久信赖和支持我的朋友们!!
惟有你们的信任,我才能坚持这份自信。
                   2019年十一于繁杂的双十一闲记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 扫码一对一沟通

联系电话
4000912928
返回顶部